10月12日,全省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安排部署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申报工作。
记者从会上获悉,国家文物局将于近日更新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之前,四川已积极申报蜀道、藏羌碉楼与村寨、中国白酒老作坊、川渝盐业遗产、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青藏高原旧石器遗址、茶马古道、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以及嘛呢石刻群等多处文化遗产。
蜀道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始于战国,修建于秦汉,至隋唐一直是当时中国中心长安与地处西南的四川盆地沟通连接的最重要通道,是中国最早开辟的跨地域国家道路。它的凿通对中国地理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中国形成大一统国家,促进中华民族融合发展,成为实证中国多元一体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文化线路遗产。
藏羌碉楼与村寨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碉楼是高大的塔形建筑,以石砌为主,营造技艺包括反手砌石、墙体收分、木筋加固等做法,代表了中国传统石构建筑最高水平。藏羌村寨和碉楼临河背山,与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这种聚落形态及居民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续下来并得以保持。
四川剑南春酒坊及遗址、成都水井街酒坊、射洪县泰安作坊、宜宾五粮液老作坊、宜宾红楼梦糟房头老作坊、泸州老窖作坊群、古蔺县郎酒老作坊等7处文化遗产,包含了各个时期的作坊建筑、酿酒设施遗存及配套设施遗存,是白酒酿造工艺发展序列的完整体现,完整代表了中国白酒工业遗产在西南地区的历史和现状。
川渝盐业遗产由位于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共19处遗产点构成。遗产展现了中国古代深钻及汲卤制盐技术——即卓筒井技术的原始形态和鼎盛形态leyu乐鱼登陆,并体现了促使四川盆地成为19世纪中国内陆最大的盐业中心和世界最大的井盐产地之一的官方、民间的制度运作。
“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是13世纪中国西南地区重庆和四川一带在防御背景下所营建的一系列山城,依托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的优越地理环境leyu乐鱼最新,选取有利的地理位置进行营建,形成了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的大型防御体系。这些山城通过水系互相支援,以点控线世纪巴蜀战场的攻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青藏高原旧石器遗址由皮洛遗址、白石崖溶洞遗址和尼阿底遗址三处组成,均位于海拔四千米以上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是全球海拔最高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填补了高原旧石器文化的空白,见证了人类起源和迁徙历史,对全人类历史意义重大,是人类共同记忆的瑰宝。
“茶马古道”是指位于中国西南的古代陆路交通网络,它的形成发展受官方茶马互市、“以茶治边”民族政策和民间茶叶贸易运输的多重影响。其肇始于唐,兴起于宋,见证了西南地区各民族不断吸收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组成部分的历史进程。
“唐蕃古道” 是公元 7~ 9 世纪中原唐王朝与高原吐蕃王朝、 经济、 文化交流的交通古道。其四川段由5处分布于路线沿途的吐蕃时期佛教摩崖石刻构成。这一文化线路对宗教信仰的传播以及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不同路段的开通时间以及地理分布情况,可将南亚廊道(四川段)分东西两线。分布于路线沿途的城镇、关隘、桥梁、古道、石窟、墓葬、建筑、碑刻等具有显著代表性的系列历史文化遗产,共同见证了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东线年来的历史演变。
嘛呢石是青藏高原地区刻有佛教造像或经咒符号的石头,是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的典型代表。石渠县三处申报的石经城或石经墙是该区域中规模最为宏大、历史最为悠久、要素最为丰富的代表性遗存,见证了高原地理气候与游牧生业模式下藏族人群广泛普遍的以石刻为中心的信仰生活传统。
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重要见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会上,各文化遗产单位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自觉,扛起守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大责任,守正创新做好四川世界文化遗产工作。